三國演義諸葛故事 關于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
2019-08-20 01:35奇象網
三國演義諸葛故事 關于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
看過《三國演義》的朋友都會記得里面有一個神機妙算的角色就是諸葛亮吧。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關于諸葛亮的故事,諸葛亮雖然是英明,但也出過餿主意。
諸葛亮三國人物,蜀國軍師。以聰明、機智而聞名。偉大的政治家,軍事家。草船借箭 火燒赤壁 三氣周瑜 三顧茅廬七擒孟獲 揮淚斬馬謖 空城計 諸葛亮兵出祁山,收姜維后繼續向魏國進軍,魏國派司馬懿抵擋蜀軍,在街亭打敗馬謖,而諸葛亮城中空無一人,兵都出去解圍去了,城中只有一些老弱病殘,諸葛亮心生一計,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空城計。
諸葛亮的故事
諸葛亮的故事一、初出茅廬
劉備三顧茅廬,諸葛亮答應出山相助。曹操命大將夏侯悙引兵十萬殺奔新野。關羽、張飛對劉備以師禮待諸葛亮很不滿,面臨大戰之際,二人態度消極,將信將疑。諸葛亮假借劉備劍印,遣兵調將,令關羽、張飛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,調趙云回來擔任前部誘敵,劉封、關平帶人埋伏負責放火。曹將夏侯悙果然輕敵上當,不聽部將勸告,長驅直入,被大火燒得死傷無數,又遭各路伏兵夾擊,損兵折將,丟棄博望城,逃回許昌。諸葛亮一戰成名,使劉備及手下大為敬服,奠定了自己的威望。
故事反映諸葛亮的性格:小心謹慎 曠世濟民。
諸葛亮的故事二、火燒博望
博望坡軍師初用計——孔明令曰:“博望之左有山,名曰豫山;右有林,名曰安林:可以埋伏軍馬。云長可引一千軍往豫山埋伏,等彼軍至,放過休敵;其輜重糧草,必在后面,但看南面火起,可縱兵出擊,就焚其糧草。翼德可引一千軍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,只看南面火起,便可出,向博望城舊屯糧草處縱火燒之。關平、劉封可引五百軍,預備引火之物,于博望坡后兩邊等候,至初更兵到,便可放火矣。”又命:“于樊城取回趙云,令為前部,不要贏,只要輸,主公自引一軍為后援。各須依計而行,勿使有失。” …… 孔明謂玄德曰:“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。來日黃昏,敵軍必到,主公便棄營而走;但見火起,即回軍掩殺。亮與糜竺、糜芳引五百軍守縣。”命孫乾、簡雍準備慶喜筵席,安排功勞簿伺候。
有詩曰:“博望相持用火攻,指揮如意笑談中。直須驚破曹公膽,初出茅廬第一功!”
諸葛亮的故事三、火燒新野
火燒博望坡之后,曹操卷土重來,派曹仁和曹洪大軍進攻新野。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,就留下空城,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。曹軍進城之后住入了民房。夜里狂風大作,埋伏在城外的劉備軍往城里射火箭。大火迅速燒起來。曹兵逃奔出城,被劉備軍截殺,大敗而歸。
火燒新野
諸葛亮的故事四、舌戰群儒
曹操大軍沿江結寨,準備并吞江東。東吳君臣驚疑憂懼,是和是戰難以定奪。諸葛亮運用謀略,與東吳群臣縱論天下大事,巧舌辯駁,說服他們和孫權要與劉備聯合抗曹。才有后來的赤壁之戰。此成語原指與眾多儒生謀士爭辯,駁倒對方的議論,后指與很多人激烈爭辯并駁倒對方。
諸葛亮的故事五、智激周瑜
孔明曰:操本好色之徒,久聞江表喬公二女有沉魚落雁之容,閉目羞花之貌。操曾發誓:“愿得江東二喬,置之銅雀臺,以樂晚年,雖死無恨矣。”今雖引百萬之眾虎視江南,其實為此二女也。將軍何不以千金買此二女.差人送與曹操。操必班師矣。此范蠢獻西施之計,何不速為之?周瑜聽罷.勃然大怒,離座指此而罵曰:“老賊欺吾太甚!”
諸葛亮的故事六、用奇謀孔明借箭(草船借箭)
周瑜刁難諸葛亮,令其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,諸葛亮卻立軍令狀三天完成。他前二天按兵不動,暗中叫魯肅備大船二十,各船扎草人千個。第三天四更,江上大霧迷漫,諸葛亮率船到曹軍水寨前擂鼓吶喊佯攻,曹軍怕中計,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。這一妙計使諸葛亮不費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務。
諸葛亮的故事七、祭七星壇借東風
周瑜為沒有東南風而病倒在床上。諸葛亮給周瑜開了個“藥方”,上面寫著:“萬事俱備,只欠東風。”說他能借來東風,他讓周瑜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壇,然后自己在壇上做法。幾天之后,果然刮起了東南風。周瑜嫉妒,便派人去殺諸葛亮。然而諸葛亮早有預防,事先回夏口去了。
諸葛亮的故事八、孔明巧布八陣圖
劉備兵敗,陸遜追至夔關,遇此陣,土人言:“此處地名魚腹浦。諸葛亮入川之時,驅兵到此,取石排成陣勢于沙灘之上。自此常常有氣如云,從內而起。”遜入陣不得出,后被孔明岳父黃承彥放出。
八陣圖“名八陣圖。反復八門,按遁甲休、生、傷、杜、景、死、驚、開。每日每時,變化無端,可比十萬精兵。”
諸葛亮
諸葛亮的故事九、武侯彈琴退仲達(空城計)
空城計:諸葛亮屯兵于陽平,把部隊都派去攻打魏軍了,只留少數老弱殘兵在城中。忽然聽到魏軍大都督司馬懿率15萬大軍來攻城,諸葛亮臨危不懼,傳令打開城門,還派人到城門口灑掃。諸葛亮自己卻登上城樓,端坐彈琴,態度從容,琴聲不亂。司馬懿來到城前,見此情形,心生疑竇,爬城中有埋伏,因此不敢貿進,便下令退兵。
故事反映諸葛亮性格:智勇雙全 沉著冷靜 知己知彼 膽識過人。
諸葛亮的故事十、揮淚斬馬謖
馬謖自告奮勇駐守街亭,遇到了魏將張郃所率主力部隊的抵抗。馬謖違背了諸葛亮原先的部署,又不聽從部將王平的建議,在眾寡不敵的形勢下,居然不下據城,而舍水上山,結果被張郃軍隊切斷水道,殺得大敗。街亭失守,使諸葛亮十分被動,一場十分有利的戰局頓時變成敗局。盡管諸葛亮十分愛惜馬謖的才華,但是,為了嚴明軍紀,他毅然按照軍法處斬了馬謖,還上疏朝廷,自請貶官三級,追究個人“不能訓章明法”、用人不當的責任。
故事反映諸葛亮性格:軍紀嚴明,以身作則。
諸葛亮的故事十一、見木像魏都督喪膽(羽扇綸巾)
諸葛亮積勞成疾,臨終與眾將訣別,并安排了軍國大事。他死后雖秘不發喪,但司馬懿見蜀兵后 退已知真相,故催軍速追。突然五丈原上炮響旗飄,諸葛亮端坐四輪車出現,,他羽扇綸巾。魏軍見諸葛亮尚在,棄甲逃命,潰不成軍。兩日后,司馬懿方知車上是木人。此成語形容諸葛亮的裝束,也形容謀士鎮定自若的瀟灑風度。
諸葛亮的故事十二、六出祁山
諸葛亮恢復與吳聯盟、平定南中后,就準備北伐曹魏。
第一次北伐在蜀漢建興六年(228年)春,他令趙云等作疑兵,擺出由斜谷攻郿城的態勢,吸引魏軍;自己則率主力向祁山方向進攻,隴右的天水、南安、安定等郡相繼叛魏降蜀,又收服了姜維,一時關中大震。可是馬謖違背諸葛亮部署,丟了街亭;趙云等出兵也不利,諸葛亮只得退回漢中。不久,天水、南安、安定三郡又叛漢附魏。
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,諸葛亮乘陸遜在石亭打敗曹休之機,出散關,包圍陳倉,攻打二十多天未破,魏的援軍趕到,他不得已又退回漢中。
第三次北伐是建興七年,亮進攻武都、陰平,打敗魏援軍,占了這兩郡,留兵據守,自己率部回師。次年,魏軍進攻漢中,諸葛亮加強防守,又增調援軍,再由于連續大雨,子午谷、斜谷等道路不通,魏軍撤退。
第四次北伐是建興九年,蜀軍包圍祁山,魏軍統帥司馬懿迎擊,諸葛亮準備決戰。司馬懿知蜀軍遠來,軍糧不多,憑險堅守,拒不出戰。諸葛亮想用退兵的辦法引誘敵人,但司馬懿追趕很謹慎,蜀軍一停,他就扎營拒守。此時李嚴假傳劉禪要求退兵的圣旨,加上蜀軍糧草將盡,諸葛亮只得班師,在歸途中以伏兵殺了魏國名將張郃。
六出祁山
第五次北伐是十二年春,諸葛亮率十萬大軍出斜谷口,到達郿縣,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營。司馬懿也筑營阻攔,不與蜀軍作戰,料知蜀軍遠來,糧草運輸困難,想把蜀軍拖垮。諸葛亮也有準備,在渭水分兵屯田,作長期戰爭的打算。諸葛亮在這次出兵前曾與孫權約定同時攻魏,五月吳軍十萬攻魏,不勝,撤回江東,所以蜀軍只得與魏軍單方面周旋。八月間諸葛亮積勞成疾,病情日益嚴重,不久就與世長辭。死后,姜維等遵照他的遺囑,秘不發喪,整軍退入斜谷。
諸葛亮出師北伐共為五次,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;還有一次是魏軍進攻漢中,不是諸葛亮出擊。后世概而言之,說成是「六出祁山」。
故事反映諸葛亮性格:意志堅定 性格倔強。
諸葛亮的故事十三、七擒孟獲
孔明歸到寨中,升帳而坐,謂眾將曰:“吾今此計,不得已而用之,大損陰德。我料敵人必算吾于林木多處埋伏,吾卻空設旌旗,實無兵馬,疑其心也。吾令魏文長連輸十五陣者,堅其心也。吾見盤蛇谷止一條路,兩壁廂皆是光石,并無樹木,下面都是沙土,因令馬岱將黑油柜安排于谷中,車中油柜內,皆是預先造下的火炮,名曰‘地雷’,一炮中藏九炮,三十步埋之,中用竹竿通節,以引藥線;才一發動,山損石裂。吾又令趙子龍預備草車,安排于谷中。又于山上準備大木亂石。卻令魏延賺兀突骨并藤甲軍入谷,放出魏延,即斷其路,隨后焚之。吾聞:‘利于水者必不利于火。’藤甲雖刀箭不能入,乃油浸之物,見火必著。蠻兵如此頑皮,非火攻安能取勝?使烏戈國之人不留種類者,是吾之大罪也!”眾將拜伏曰:“丞相天機,鬼神莫測也!”孔明令押過孟獲來。孟獲跪于帳下。孔明令去其縛,教且在別帳與酒食壓驚。孔明喚管酒食官至坐榻前,如此如此,分付而去。卻說孟獲與祝融夫人并孟優、帶來洞主、一切宗黨在別帳飲酒。忽一人人帳謂孟獲曰:“丞相面羞,不欲與公相見。特令我來放公回去,再招人馬來決勝負。公今可速去。”孟獲垂淚言曰:“七擒七縱,自古未嘗有也。吾雖化外之人,頗知禮義,直如此無羞恥乎?”遂同兄弟妻子宗黨人等,皆匍匐跪于帳下,肉袒謝罪曰:“丞相天威,南人不復反矣
故事反映諸葛亮性格:以德服人。
諸葛亮的故事十四、星落五丈原
次曰,諸葛均回,孔明囑付曰: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,不容不出。汝可躬耕于此,勿得荒蕪田畝。待我功成之曰,即當歸隱。后人有詩嘆曰:身未升騰思退步,功成應憶去時言。只因先主丁寧后,星落秋風五丈原。后日本詩人土井晚翠拿這句詩作題目,詠嘆諸葛亮。
一生中最大的失敗是什么
諸葛亮的故事:一生中最大的失敗是什么?
與諸葛亮齊名的龐統,幫劉備找到了這樣的理由,讓劉備克服了道德障礙,直取西川。所以,責任還是要歸結到諸葛亮身上... 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失敗是什么?是沒能說服關羽聯吳抗魏嗎?是沒能阻止劉備伐吳嗎?是多次北伐勞而無功嗎?都不是。諸葛亮最大的失敗在于沒有成功地說服劉備奪取劉表治下的荊州。
當初諸葛亮在草廬之中,對劉備侃侃而談,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戰略主張。這就是“隆中對”。隆中對力主聯孫抗曹,但其能夠得以施行的基本前提就是取得劉表治下的荊州。
同樣的一塊土地,什么時候奪取,從誰手上奪取,就戰略價值而言是完全是不一樣的。當時,曹操尚未進兵,孫權與劉表相持不下。
如果這個時候,劉備從劉表手中得了荊州,就是自家獨立的地盤,和外界不會有領土糾紛。這樣,曹操不能見劉備坐大,也會前來攻打。此時,聯孫抗曹,就順理成章。擊敗曹操之后,東吳也不可能提出荊州歸屬的疑問。這樣,諸葛亮的“隆中對”戰略才是真正得到了貫徹實施。
而這個最好的時機錯過之后,荊州的歸屬就有了很大的爭議。現在,諸葛亮靠著陰謀詭計,借著東吳之力,取了荊襄,但也為雙方今后的領土糾紛留下來隱患。這一刻,諸葛亮雖然靠“借荊州”得到了暫時的安寧,但此后,他再三抵賴不還荊州,在道義的對立面上越走越遠。
當關羽鎮守荊州后,其實已經不能心平氣和地與東吳建立聯盟了。道理很簡單,你劉備是得利一方,當然是想維持現狀,保持和平合作的。但東吳這方連續吃虧,心理怎么能平衡呢?必然要想方設法,奪回荊州的。所以,關羽與東吳的交惡,其罪責也不能全部歸結于他心高氣傲,目中無人。真正的原因就在于諸葛亮沒能合理合法地早早奪取荊州。
也許有人會說,并不是諸葛亮不想早取荊州。他多次勸劉備趁早下手,只是劉備囿于道德約束,沒有聽取他的意見。但說而不服,說而不從,正是諸葛亮的缺陷與失敗。劉備并不是不能違背道德,只是你必須給他一個足以違背道德的理由。諸葛亮沒有找到這個理由,所以,錯失良機。
而另外一個與他齊名的龐統,就幫劉備找到了這樣的理由,讓劉備克服了道德障礙,直取西川。所以,責任還是要歸結到諸葛亮身上。諸葛亮對劉備說的那句“早晚讓主公在南郡城中高座。”看似自信自得,其實卻是錯誤可笑的。早晚有別,領地的戰略意義是必須考慮時間價值的。
神機妙算諸葛亮
神機妙算諸葛亮也曾給劉備出過五個餿主意
劉備拿下了東川,春風得意,躊躇滿志,功業升到了他平生的頂峰。第一次北伐就大獲全勝,跟孫權的兩次北伐一比,就知道劉備集團的強大。孫權斗曹操,損兵折將,吃虧的總是孫權,劉備打曹操,沒費太大力氣,損兵折將的卻是曹操,折掉的夏侯淵是曹操肱股。
這么一看,似乎劉備是老大了!的確,此時的劉備,文有諸葛亮、法正、馬良,武有關羽、張飛、趙云、馬超、黃忠、魏延、劉封、孟達、嚴顏、霍峻,又有老百姓的支持。
整個大西南如云、貴、川、渝都屬于他,還有漢中、荊洲這兩大進可攻退可守的糧倉,還占有甘肅南、湖北西一些地方,實力確實大,如果他勵精圖治,是會很有一番作為的,但諸葛亮卻給他出了一個餿主意:
諸葛亮說:“你現在可以順天應人,即皇帝位!”劉備當然不干,諸葛亮卻說:“四海有才有德者,舍死忘生事上者,皆欲攀龍附鳳,你不即位,冷了將士的心,于您不利。”并大力吹捧,其他人也跟著吹噓,讓本來就沾沾自喜的劉備動了心,最后劉備稱了漢中王。
在中國,樹大招風,槍打出頭鳥,出頭的椽子先爛,當時,袁術最先稱帝,所以最先死。此時,劉備的實力根本不及曹操,曹操的重點不在西部,劉備之勝只是局部的勝利,算不了什么,本應高調做事,低調做人,隱忍不發。
這時,諸葛亮的心思可能在搞建設,根本沒想到荊洲、益洲,遠隔千里,況且蜀道難,難于上青天,一旦戰火大開,如何相互救援?當細作將魏吳即將聯合攻打荊洲的消息報到成都時,劉備問計于諸葛亮,倉促間,諸葛亮出了一個更餿的主意。
得知孫曹聯合的消息,諸葛亮給劉備出主意說:“你讓關羽先起兵攻打襄陽,一打,敵人就怕了,自然聯合不起來了。”這明顯是個餿主意,他們也太不把孫權、曹操當干部了,那孫權、曹操都身經百戰,手下戰將如云,他們一聯合,就是劉備傾巢而出,他們也不怕,而關羽只有三郡之地,即使全民皆兵,又能把他們怎樣?
現在的人們把他當神,可活著的時候分明是個常人,與他打交道的人很多,了解他的大有人在。當年他們不按一對一的游戲規則,而是同張飛一起圍攻呂布,還是稍落下風,最后劉備也上了,呂布才走。可呂布照樣被曹操所殺。
劉備稱王后,身邊是女人、太監,以及一批阿諛奉迎之徒,也有點糊涂了,居然采納了諸葛亮的這一建議,那關羽本是一介武夫,又被諸葛亮吹捧,更加自高自大、趾高氣揚,真的就孤軍戰群雄了,他離開經營多年的荊洲,往北打去。
諸葛亮故事
離西川越來越遠,離曹操越來越近,但他也害怕荊洲被襲,學古人,沿路筑起峰火臺,準備一有風吹草動,荊洲方向就會白天舉煙,夜里舉火,這樣他會趕緊回老巢,但這種辦法明顯是不靠譜的。
一者吳魏可突然襲擊,致使信息傳達不出,二者戰爭機器人一發動。不是那么容易操控和掌握的,結果大家都知道,那就是有名的大意失荊洲,實際上應該是自大失荊洲,關羽走了麥城,被孫權所殺。
其實,此時應該是守城待援,也可在外面截殺一陣。張遼守合肥,殺得江南無人不怕,連小孩夜晚都不敢哭。荊洲城十分堅固,那時又沒有炸藥,攻破它是很難很難的。這還是下策。
中策是關羽往上攻,劉備往下攻,拿下巴陵郡、彝陵城,將荊洲、益洲連成一片,集中力量打孫權的這兩個孤城。這些地方遠離江東大本營,當年沒打,是因為孫劉聯合,現在撕破了臉,正好拿下這個肉中刺,就像荊洲是周瑜的眼中釘一樣,何況打孫權比打曹操容易。
上策當然是通過外交手段,瓦解孫曹聯合,繼續孫劉聯合,這可是諸葛亮的強項,不知他怎么沒想到這一著,也許是劉備稱王后,工作千頭萬緒,或許還有反對派,他焦頭爛額,顧不上外圍了,但這也是劉備稱王惹的禍。
可以說,從這個主意一出,關羽便踏上了不歸路,他只看到劉備北伐成功,沒看到孫權兩次北伐的失敗,何況現在人家是孫曹聯合,而自己只區區幾萬人馬。
當然,在他北伐之初,也打過一些勝仗,如拿下了襄陽城,只是沒拿下隔著漢江的樊城,還通過決堤放水,徹底打垮了于禁的部隊,就是所謂水淹七軍。但那是有原因的,一者魏將沒想到他敢孤軍深入,剛開始放松了警惕,二者他利用了大水。
稱王后的劉備,接連打了兩個敗仗,先丟了荊洲,現在又丟了上庸,只有兩川之地了,走上了下坡路,也走下了神壇,為了鼓舞士氣,諸葛亮又給劉備出了一個餿主意。
第五個餿主意是讓劉備稱皇帝。劉備不干,諸葛亮就裝病,劉備出身于貧苦階層,兒子一個叫封,一個叫禪,合起來就是封禪,內心何嘗不想稱帝呢,于是,他假裝拗不過眾大臣,當了皇帝。封諸葛亮為丞相。由于皇帝常居內宮,這時的諸葛亮,常代皇帝處理軍國大事,地位更高了,已在趙云等之上。
諸葛亮出餿主意
這也是一個餿主意:當了皇帝,眾人山呼萬歲,派頭更足,排場更大,處在歌舞升平之地,溫柔富貴之鄉,歌功頌德、吹牛拍馬、阿諛奉承的人更多,因此更難聽到真話,更難作出正確的判斷。
果然,當蜀國練兵積粟有了一點效果后,劉備回想到當初,他能獨立戰勝曹操,吞并漢中這一豐功偉績,頭腦發熱了,認為自己是真命天子,便以為關羽報仇為借口,準備吞并東吳。
由于有張飛的支持下,趙云等苦諫也不聽,劉備還拿出了皇帝的威風,眾大臣不得不閉口。諸葛亮不是敢于力諫的人,他嘆息著說:“要是法正活著就好了,法正的話,皇帝一定聽得進去!”
諸葛亮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,我們最熟悉就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助劉備一臂之力。劉備想要一統天下還是少不了諸葛亮這個軍事,但是諸葛亮也是有糊涂的時候啊。
熱門推薦
- 印度90歲瑜伽大師77年不吃不喝騙局 印度瑜伽大師最高境界?2020-09-05
- 海豹和企鵝的關系 海豹瘋起來企鵝都不放過2020-09-05
- 世界最高美女2米32 世界上最高的女模特,女巨人圖片2020-09-05
- 世界十大恐怖森林之一:羅馬尼亞牧羊人森林2020-09-05
- 美國六歲選美皇后瓊貝妮特.拉姆齊(JonBenetRamsey)奸殺案2020-09-05
- 泰國最恐怖的鬼片排名 泰國有哪些好看的恐怖片2020-09-05
- 殺人回憶原型真實兇手抓到兇手了嗎 韓國京畿道華城連續殺人案2020-09-05
- “最美獄花”:巴西女子監獄舉行女犯人選美大賽(照片)2019-08-28
閱讀排行
- 日本黑幫山口組打算萬圣節上街發糖 讓日本警方十分警惕
- 地鐵14號線景泰地鐵站以北的工地上“挖出古墓”
- 智利為什么發生騷亂?事件起因圍繞地鐵票價上漲引發不滿
- 英國紙幣上的女王是誰 英鎊紙幣上的名人你還認識是誰嗎
- 雪莉死亡事件讓韓國社會再反思網絡惡評問題 推“雪莉法”禁惡評
- 紐約布魯克林發生槍擊事件導致4人死亡
隨機文章
- 十件東西不能撿:路上絕不能撿的東西有哪些?
- 韓國男女在私家車內親熱 遭舉報后當場被捕
- 劫匪搶超市偶遇便衣路過盤問 剛掏出槍就被當場反殺(現場)
- 泰國警察突擊娛樂場所 現場曝光 都是美女和毒品
- 在泰國旅游真的可以租妻嗎?
- 泰國禁賭不禁色真的假的 泰國租女友感覺好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