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歷史 楊玉環的成長史
2020-06-06 03:47奇象網
李隆基和楊玉環的關系,想必大家都是非常想要知道吧,在各種電視劇中我們或多或少的都有所了解。但是在不同的電視劇版本中,他們的關系演繹的又不盡相同,許多喜歡這段歷史的小伙伴們就會感到困惑啦,究竟歷史上李隆基和楊玉環的關系是怎樣的呢?
李隆基與楊玉環的關系
李隆基:(唐玄宗)又稱唐明皇,個性英明果斷,多才多藝,知曉音律,擅長書法,儀表雄偉俊麗,更上開創中國最鼎盛的時期“開元盛世”。是百年不遇的帝王之材。楊玉環:(楊貴妃),天生麗質,“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宮粉黛無顏色”,堪稱大唐第一美女,也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,此后千余年,無出其右者。本來是多么完美的兩個人,卻因為他們的結合導致了一場悲劇,楊貴妃原本是唐玄宗兒子的老婆,也就是唐玄宗的媳婦,唐玄宗貪戀美色,寧冒天下而大不違,就算是亂倫也要讓她成為自己最寵幸的楊貴妃。其實在李隆基生命中出現的女人,不僅有武惠妃,梅妃等后宮佳麗三千。
楊玉環的成長史
楊貴妃,名玉環,號太真,弘農華陰(今陜西華陰東)人。楊玉環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,從小沒有衣食之憂,接受了良好的藝術教育。楊玉環16歲時嫁給了唐玄宗與武惠妃的兒子壽王李瑁。李瑁非常寵愛這個年輕美麗的妻子,楊玉環喜愛樂舞,壽王便專門請王府中的著名樂工教習。楊玉環的風姿與溫婉不但贏得了壽王的百般歡寵,也贏得了公公唐玄宗和婆婆武惠妃的歡心。
當初,楊玉環被冊立為王妃時,玄宗以父皇的身份接受過小兩口的叩拜,玄宗曾在婚詔中稱贊她“含章秀出”。武惠妃常常召楊玉環入宮和她做伴,賜予她許多珍寶。武惠妃當時有中宮皇后之實,有她的庇護,雖然宮中皇儲斗爭十分尖銳,玉環與壽王卻依然能沐浴在安適悠閑的小家庭生活中。
楊玉環的死因
天寶十四載(公元755年),范陽、平盧、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清君側,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,兵鋒直指長安。次年,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與楊國忠逃往蜀中(今四川成都),途經馬嵬驛(今陜西興平市西)時,陳玄禮為首的隨駕禁軍軍士,一致要求處死楊國忠跟楊貴妃,隨即嘩變,亂刀殺死了楊國忠。
唐玄宗言國忠亂朝當誅,然貴妃無罪,本欲赦免,無奈禁軍士兵皆認為貴妃乃禍國紅顏,安史之亂乃因貴妃而起,不誅難慰軍心、難振士氣,繼續包圍皇帝。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勸言,為求自保,不得已之下,賜死了楊貴妃。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,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,時年三十八歲,這就是白居易的《長恨歌》中的“六軍不發無奈何,宛轉蛾眉馬前死”之典故。
玄宗在安史之亂平定后回宮,曾派人去尋找楊貴妃的遺體,但未尋得。《新唐書》中的記載與《舊唐書》大致相同,由此可見,楊貴妃確實死于馬嵬坡。后人傳說貴妃沒死,可能只是一種美好的愿望。
有人說,楊玉環可能死于佛堂。《舊唐書·楊貴妃傳》記載:禁軍將領陳玄禮等殺了楊國忠父子之后,認為“賊本尚在”,請求再殺楊貴妃以免 后患。唐玄宗無奈,與貴妃訣別,“遂縊死于佛室”。《資治通鑒·唐紀》記載:唐玄 宗是命太監高力士把楊貴妃帶到佛堂縊死的。
《唐國史補》記載:高力士把楊貴妃縊死于佛堂的梨樹下。陳鴻的《長恨歌傳》記載:唐 玄宗知道楊貴妃難免一死,但不忍見其死,便使人牽之而去,“倉皇輾轉,竟死于尺組之下”。樂史的《楊太真外傳》記載:唐玄宗與楊貴妃訣別時,她“乞容禮佛”。
關于楊玉環與李隆基你不知道的故事
小編今天為大家講述的是楊貴妃和唐玄宗凄迷的愛情故事。前些日子節目《國家寶藏》有一件文物使我印象深刻,那是葡萄花鳥紋銀香囊。年代已久,說此香囊為玉環所佩戴卻是不為過錯。它背后的則是馬嵬坡兵變的結局,令人扼腕,由此牽起一段楊玉環與唐玄宗的往事。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,對歷史感興趣的人,跑不了要去了解安史之亂。而在小編看來,唐玄宗其實也有過作為。
經歷了唐太宗的“貞觀之治”,武則天承前啟后,將唐朝的繁榮又推向一個臺階,唐玄宗“開元盛世”后的唐朝各項指標達到鼎盛,開啟大唐盛世。與此同時,唐朝疆域也不斷擴大。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理,開元十年,唐玄宗從中央派遣到邊境十幾個軍事重鎮掌握一方大權的節度使。《新唐書·志第四士兵》里就說,這些官員不僅享有土地,坐擁人民,還有著自己的武裝和地方的財政收入,生殺大權全在手中。可謂實力強大,割據一方,也為后來的叛亂埋下隱患。
畫面一轉到兩人的相識。在武惠妃死后才過了不久,唐玄宗終日郁郁寡歡,直到高力士向他推薦了與武惠妃處處相似的玉環。《新唐書》里說楊玉環算是音樂才女啊,玉環自幼琴棋書畫樣樣精通。不僅機敏過人,才氣高,而且音樂方面的造詣也是極深。兩人一見如故,談天說地聊得火熱。他最愛的曲子是《霓裳羽衣曲》,而她偏偏就能憑著獨特的理解把它演繹得出神入化。每當貴妃翩翩起舞,玄宗定會擊鼓助興。
據史書記載,楊貴妃曾經違背旨意被兩次遣送回娘家。按理說宮中妃子只能被在宮中處置,而比起帝王與妃子,他們二人卻更像一對小夫妻,不和就回娘家,讓這段感情有了回旋的余地,直到后來二人更是難以割舍。《楊太真外傳》有過記載,有一年宮中的橘樹結了許多果實,唐玄宗無意間發現兩個長在一起的柑橘,馬上派人喊玉環過來并對玉環說,“這橘子好像懂我的心意似的,知道我們倆心心相印難以分開,就叫它合歡實吧!”二人欣喜,席下共食果子。
還記得白居易的《長恨歌》里為人津津樂道的那句;“在天愿作比翼鳥,在地愿為連理枝”就說的是在天寶十年的七夕之夜,夜半無人之時,因牛郎織女相見而心生感觸。二人并肩而立,發誓要生生世世做夫妻,說完不約而同地相擁哭泣起來。這說明這世間真摯得非同一般的愛情是的確存在的。天寶年間,楊貴妃獲得玄宗獨寵二十年有余,不理政事。從女性角度看,似乎令人羨慕,但是身為天子,為了自己痛快,醉生夢死而讓國家罹難,百姓流離就不對了。
天寶十四年安祿山起兵,次年兵臨長安,唐玄宗攜楊貴妃逃至馬嵬驛,距離陜西縣城幾十公里的地方。將軍陳玄禮處死宰相楊國忠,楊玉環含淚自縊,歷史上稱之為“馬嵬坡兵變”。小編查到,在《舊唐書》卷五一中記載唐玄宗后來思念玉環,令人秘密去為其改葬。卻遺憾只得到九個字的回復;“肌膚已壞,而香囊猶在”。盡管當初埋葬玉環的被子甚至尸體都腐臭了,楊貴妃隨身佩戴的香囊卻是余香猶存。
所有的文獻記載和香囊的出土都在指向一個事實,可以將葡萄花鳥紋銀香囊與楊貴妃緊密聯系起來。小編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,南宋大詩人李商隱曾為馬嵬坡事件作過詩,小編理解的意思是,堂堂國君連自己愛的人都保護不了,貴為天子卻不如盧家夫婿,可以無時不刻陪伴在愛人身邊 。
可如果憑此你要說唐玄宗不愛楊玉環我就要反駁你了。失去楊貴妃后的李隆基回到宮中,看到曾經一起待過的地方都會睹物思人,過了幾日就像度了好幾年般白了頭。想要祭奠楊貴妃為她改葬,卻又因政局不得,于是命人畫了一幅她的肖像掛在墻上,以便時時想起她。就算是在楊貴妃死后,玄宗也不曾忘了她,終日在懊悔中度過。可見唐玄宗是一個重情義的人。
安史之亂雖然令人唏噓,卻成就了一段令人傳頌的愛情佳話。
熱門推薦
- 清朝23位美貌皇后性格大揭秘:清朝21位皇后真實相貌2020-06-14
- 安妮弗蘭克的戀人照片曝光 安妮弗蘭克在集中營是怎么死的2019-10-02
- 哪吒原型故事有哪些:哪吒真的是魔童嗎?真實的哪吒是怎么樣的呢?2019-09-14
- 中國史上第一個民選皇帝是誰? 推舉王莽代替劉氏當皇帝的運動2019-09-02
- 隋煬帝在文帝病榻前逼奸宣華夫人的故事2019-09-02
- 武則天陵墓之謎為什么不打開 武則天陵墓盜墓士兵為何瞬間身亡2019-09-01
- 周幽王寵妃褒姒為何不會笑 褒姒為什么不笑?2019-09-01
- 曹操為何給殺妻兇手劉安打賞?演義背后藏著血淋淋的歷史2019-09-01
閱讀排行
- 古代男子加冠三次分別叫啥 古代男子加冠順序(哪三種冠)
- 張作霖絕色三夫人戴憲玉為何要出家當尼姑?
- 歷史上的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私通之謎 辯機為什么愛高陽
- 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簡介 楊貴妃和唐玄宗的愛情故事評價
- 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歷史 楊玉環的成長史
- 古代男妓春交圖片:古代男妓被折磨的悲慘生活
隨機文章
- 關龍逄故事簡介:史上第一位因進諫而遭殺戮的忠臣
- 鐵笛道人楊維楨如何被評為“元末三高士”之一 楊維楨書法
- 唐太宗和房玄齡的典故:唐朝名相房玄齡人們為何都稱他為良相?
- 民國十大才子之徐志摩平生簡介:現代詩人、散文家
- 民國十大才子之胡蘭成平生簡介:中國現代作家,原名胡積蕊
- 民國十大才子之戴望舒平生簡介:中國現代派象征主義詩人